“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一首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把我们的记忆带回到1950年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重托、民族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浴血奋战,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航天建设所属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个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上了战场,我就没准备活着回来!”
“我当时只有20岁,但是战友们都管我叫老李。排长还调侃我说‘小毛娃子还叫老李!’”战士们口中的“老李”,就是原航天工业部建筑公司职工李兴珍。
年轻时的李兴珍
1951年9月,李兴珍在江苏省沭阳县参军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军109师326团炮兵连1排1班团支部委员。参军时他还不满20岁,但在志愿军里已经是“老李”了。
战时腰带和针线包
入伍后,他便从江西出发,踏上了北上鸭绿江的路途。“我们当时在山东德州买了些生活用品,就一直往北走,朝着丹东进发。”由于战势紧张,他们在路上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当时我们班分配到四匹骡子运物资,我负责弹药骡子。过江时,美军飞机就在我们头顶,地上被炸得全是弹坑。我的骡子就掉进去过,还好团长看见,及时拽了出来。”他攥紧了拳头,皱了皱眉。天不遂人愿,越是物资紧缺,运生活补给品的骡子,还被爆炸声吓跑了,“跑就跑吧,只要我的弹药骡子还在就行”他斩钉截铁地说。
李兴珍所获奖章
“上了战场,我就没准备活着回来!”这是李兴珍的真实想法。据他回忆,当时战况非常惨烈,美军轰炸十分密集,飞机一直追着志愿军。“我们躲进树林里,飞机就追进树林,我们躲进防空洞,飞机就在外面盘旋”。他虽然害怕,但还是冲锋在前。“我是炮兵瞄准手,当时炮架被打掉了,我就把82炮架在腿上斜着打,只要人还在,我们就能赢!”他不自觉地竖起了右手大拇指,作出了瞄准的动作。
经过100多天的战斗,李兴珍并没有像当初想的那样战死沙场,而是凭借着指导员的正确指挥以及志愿军战士们的骁勇善战,最终胜利凯旋!
“我是飞翔在朝鲜战场的‘信鸽’”
胡福运,原航天工业部建筑公司职工,1949年1月在河南省宝丰县参军入伍。1950年以前,在平顶山和大别山上参加剿匪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作为最后一批志愿军,奔赴前线,任通讯员。
年轻时的胡福运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过江的场景,当时美军飞机轰炸像雨点一样,我们头顶着背包,弯曲着身体,小心翼翼地前进。夜色浓郁,加上长途跋涉,站着都能睡着。即便累倒,也不敢停止前进,因为停下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他颤颤巍巍地说。
胡福运所获奖章
作为通讯员,胡福运的任务是从驻扎地送信到前沿阵地,工作看似简单,却要冒着极大危险。在送信的必经之路上,要通过敌人炮火控制的开阔地,稍有不慎,就会被机枪打成筛子。但他从不畏惧,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虽然我没有奋勇杀敌,但我是飞翔在战场上的‘信鸽’。”他自豪地说。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胡福运随部队在河北、哈尔滨等地修缮机场。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战争刚刚结束,机场空地上依然遗留许多没有爆炸的炸弹,他和战友们首先要把炸弹从坑里拉出来,稍有不慎,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一个小小的炮弹,吓不倒我们!”言语间,他坚定的眼神让人动容。
“虽没能上战场,但我能守好大后方’”
“我是1951年7月在河北省藁城县参军入伍,当时只有15岁,起初接到命令也是要过江作战,但后来计划有变,就留在哈尔滨修缮机场。”原航天工业部建筑公司职工崔学孟的眼睛中流露出遗憾。
年轻时的崔学孟
当被问及为什么参军时,崔学孟语重心长地说:“小时候我经历过抗日战争,日本人的细菌战肆虐东北,我看到了身边无数人倒下,那时我便立志,长大后要保家卫国,让父老乡亲们不再遭受迫害!”满怀报国热情的他,虽未能奔赴战场,但也在志愿军后方践行初心使命。他是当时少有的“文化人”,于是便服从组织安排,从事文化教员工作,辗转于哈尔滨、长春、包头等地,为从一线退下来的战士们讲课、辅导、扫盲。
“爱国不分年龄,报国也不分岗位,虽然没能上战场,但是我能为志愿军守好大后方。”他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正了正脖子上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1952年4月从朝鲜回国后,这些老战士随部队改编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二师,暨中航天公司前身,为新中国国防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2020年10月,航天建设两级党委,为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代表,佩戴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航天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峰看望郎吉泽和邹静萍
航天建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治国看望李兴珍
无论是朝鲜战场,还是国民经济战场,老战士们以非凡的气魄,舍生忘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壮丽的时代之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向老战士们致敬,为英雄们点赞!(文/张明硕 图/小柒)
|